关于喜马拉雅会员最低价的那些事儿
说实话,作为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3年的老司机,我易祥客见过太多人花冤枉钱买喜马拉雅会员。每次看到有人原价购买,我都有点心疼——这年头,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啊!
为什么你总是买不到最低价?
你知道吗?喜马拉雅的会员价格就像个调皮的精灵,总是在不同渠道变换着花样。官方App标价168元/年看起来很硬气,但如果你懂得一些小门道,完全可以用更少的钱享受同样的服务。这就好比你明明可以坐高铁却非要打车去外地,不是不行,只是没必要。
我观察到大多数人陷入三个误区:一是觉得官方渠道最靠谱(其实第三方授权经销商一样安全),二是对促销周期不敏感(618、双11这种大促往往藏着最狠的折扣),三是完全不知道新用户专享福利这回事(老用户换个手机号就能重生)。
那些不为人知的捡漏技巧
上周我帮表弟搞了个会员,只花了89元——相当于打了5折。怎么做到的?其实特别简单:等喜马拉雅和有合作的平台搞联合活动时下手。比如某支付软件时不时会发音频类消费券,京东读书会员有时也会捆绑销售。
更绝的是,企业采购渠道往往能给到7折左右的批发价。去年有个做微商的朋友,一次性买了200个会员分给团队,折合每个才75元。这种操作虽然不适合普通人,但说明价格弹性比你想象中大多了。
小心这些坑
当然,市场上有便宜得离谱的(比如某宝上30元的”永久会员”),这种基本是黑产要么盗刷信用卡买的,要么就是共享账号。用不了几天就会被封,省那点钱还不够闹心的。靠谱的渠道再怎么打折,年卡也很少低于70元——这是行业底线。
有个读者前两天跟我哭诉,贪小便宜买了低价卡,结果听书听到一半账号就登不出了。你看,省了60块,丢了160块的内容使用权,这笔账怎么算都亏啊!
什么时候出手最划算?
根据我整理的三年价格波动数据,这几个时间点闭眼入准没错:春节后的2月末(冲季度KPI)、618前夕(5月25日左右开始预热)、开学季(9月初教育类内容促销)。最夸张的是去年双11,某平台放出限时4小时的特惠,年卡折合每天才2毛钱。
对了,千万别小看新用户的特权。就算你是老用户,换个没注册过的手机号,又能享受首月9.9元的开卡礼遇。这招我称之为”账号轮回之术”,身边至少十个朋友靠这个法子省下了奶茶钱。
为什么我这么懂行?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我最初研究这个纯粹是因为自己踩过坑。三年前花原价买了会员,后来偶然发现同事买的只要一半价钱,那种酸爽感至今难忘。现在我的副业就是帮人代购各种视听会员,经手的喜马拉雅会员少说也有四位数了。
最近还整理了个实时比价表格,追踪18个渠道的价格波动。有个做销售的客户说,自从用上我的比价系统,每年在知识付费上能省出两部Switch游戏机钱。你看,省钱的快乐有时候比赚钱还实在。
下次你需要续费时,不妨先来找我易祥客聊聊。不敢说绝对最低,但至少能让你避开90%的购卡陷阱。毕竟在这个万物皆可砍价的时代,为知识付费也该有点智慧,你说是不是?
原创文章,作者:haoyi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caike.com/p/562.html